有他一人逃出了魔掌,进了泰山,投靠了孙观。此番臧霸勾结孙观攻打彭城,他是不赞成的。对于赵弘的威名,他也早有所闻,几次向孙观建议,投靠赵弘。孙观犹豫不决,而吴敦、尹礼、昌豨则主张联合臧霸,攻打
徐州,待拿下了徐州以后再以徐州为见面礼,通过臧霸走门子,向朝廷投降。杨铭与朝廷有不共戴天之仇,怎肯投降?但是他深知,现在说出自己不愿接受朝廷招安的想法,必然会吃臧霸等人害了,所以他就耐心等待。当臧霸、孙观和吴敦被诸葛
亮杀得大败之后,逃回泰山之时,杨铭突然发动兵变,将孙观和吴敦杀死,然后带着他们二人的人头与泰山上残存的千余人马,来到彭城,向诸葛亮投降了。赵弘在中军府中见到了杨铭,上下打量了一番杨铭,但见他约莫二十七八岁,一袭长袍,身材修长,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对于这样的人,赵弘是十分喜爱的。因为黄
巾军都是泥脚杆子出身,除了他的童子营,就没有几个识字的。赵弘摆下酒宴,为杨铭接风洗尘。贾诩作陪。
赵弘为什么会喜爱这个杨铭呢?
并不是因为杨铭身材修长,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主要的原因是赵弘从杨铭的身上看到了招募读书人进入黄巾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