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这样的疑问,不足为奇。
诸葛亮道:“善登先生,你尚未理会渠帅的真实用意。”
“哦?”杨铭对赵弘拱手道:“请渠帅指教。”
既然杨铭是在问赵弘,诸葛亮当然不可能越俎代庖。赵弘道:“孔明,你先说说,看看你是怎么理解我的真实用意的?”“遵命。”诸葛亮拱手道:“蜀人治蜀,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要我军进入了益州,不进行屯田,百姓的生活自然是得不到改善的。但是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百姓是哪里有饭吃,百姓就会往哪里去。关中、凉州土地广袤,人口不足,关中屯田,人人饥有饭吃,寒有衣穿,并有医治,幼有书读,老有所依,敢问善登先生,如果你是益州百姓,你会留在益州等着饿死吗?只要将益州的百姓大量的迎入关中,而益州劳力缺乏,益州的世家大族虽有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自然会有所转变的。敢问渠
帅,属下理解的对吗?”赵弘微微颔首,补充道:“还有一条,张松等益州世家大族对刘璋不满的是刘璋在益州没有保护他们的利益,我军进了益州,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以法治国,无论是谁,
违法必究,不愁他们不发生变化。”
贾诩不失时机的赞道:“渠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