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绾为播州知州,居绥宁。封杨正嵩为防疆使,治防疆。封杨正权为太尉,治潭溪。封杨正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宋太祖还追封杨再思 为诚州刺史,赐爵英惠公、英惠侯,立杨英惠侯墓碑,嘉奖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从二世起,随官任职,散居十地。子孙开始与土著峒苗各族联姻融合。
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杨再思 后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等,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朝廷思 念杨氏治世之德,九次褒封杨再思 为王侯,弘扬德范,赐庙供养。
五溪地区各民族人们也纷纷建立庙宇,祭祀杨再思 。至今仍然香火不断。后来南宋诗人陆游,到飞山庙祭拜,感于杨再思 的忠心爱国,乃题飞山庙庙对联云: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山河。
975年,赵光义通过“烛光斧影”政变,夺取了权杖,他的主要精力是和北面的辽国作战,夺取幽云十六州,也认为杨正岩的苗蛮领土乃“方外之国”,归顺大宋就够了,不屑用兵,故宋初杨正岩诚州之地为羁縻州,杨氏集团依旧据之。
太平兴国四年(979),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