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到其他土著头领的耳中,他们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桀骏,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西瓯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
赵佗受奉命率军对西瓯军队发动了总攻,不出半年,这些战斗力大打折扣的越族武装被赵佗彻底击垮了,剩下的逃亡到了交趾(今越南境内)北部一带。
一场长达五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越人剩下不到二十万。秦军也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五年间战死的、病死的不下35万,故《淮南子》载曰:“三年兵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公元前214年,南越、西瓯被彻底征服,并入大秦版图,大秦的疆域向南延伸到了南海之滨,自此岭南的百越之地就和中原王朝密不可分了。
秦王朝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治,以任嚣为郡尉统管一郡的政治、军事、监察,下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并节制桂林、象郡。赵佗出任龙川县令,筑城辟地以为治所,深得人心。
赵县令既致力防范越人反抗,又采取“和辑汉越”方针,极力安抚越族,军士远离了故土,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于是乎,赵佗劝导士兵在当地养儿育女,促进汉越同化。随后上书皇帝,要求遣送中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