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人身无长物,唯有这教书育人的能力还可勉强见人,我们打算在襄平开设一家书院,教授先贤经典,为国育才!”
商戢闻言顿时精神一震,平州三年计划中也有高级书院建设规划,但真正实行起来才发现其中困难重重!
书院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颍川书院为何人才辈出?这与无数大儒在那里开坛授课有密切关系!
说平州是文教荒漠一点都不过分,如果不是战乱的关系,那里会有大儒跑平州来啊!就是砸钱都不少使,大儒要么不在乎钱,要么不需要钱!
如果襄平书院能有王烈管宁坐镇,那在顶级师资力量上就有了晋升顶级书院的潜力。而且凭借着这两人的声望,无论是招生还是聘请教师,都会容易很多!
书院培育出来的人才理论上不是商戢的手下,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商戢要是连襄平书院的学生都搞不定,那还有什么脸面与诸侯争霸天下?
一个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是一个势力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想到这里,商戢忽然有些庆幸王烈二人拒绝出仕了,让他们在书院教书育人,比出仕一个决曹从事有意义的多!
“实不相瞒,我平州正有意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