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嚎一片,不少被烧伤的士兵,在接受包扎、还有简单治疗。
“太可恨了,隋军早有准备,把我等又给坑了。”
“乙支将军,这口恶气,我渊盖野咽不下去!”这位中年将领,非常气愤,他的渊盖姓可是高句丽的大姓,代出将军,属于早期高句丽五部中的顺奴部。
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后来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成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等,已经去了奴字,官吏的名次也胡化,有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皂衣先人等,直到西魏去胡化,高句丽也效仿,建制和官职名称等都变得中原化。
“爹,你没事吧!”这时候,一位十余岁的少年,穿着甲胄,腰间佩戴宝刀,眉清目秀,资质不凡的样子,他有些担心渊盖野的伤势,站在一边询问。
“苏文,爹没事,只是这口恶气咽不下,我渊盖家族,何时打过这样的憋屈仗,先祖的脸,都被爹丢尽了。”
乙支文德叹道:“渊盖将军,不必自责,这次跟本帅指挥有误,也有干系,并非你一人之责,是我们低估了他,这个罗昭云,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有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