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朝代格局和政权制度,是根据地理环境来决定,而非空中楼阁。
在华夏这片土地,封建王朝能够存在两千多年,是有它的某阶段合理性和必然性,否则,他也不会使得王朝越做越大,统一越来越广。至于后来落后挨打,也是因为环境变化了,王朝自身已经腐朽,缺少新的制度来替代。
在隋唐这个时期,罗昭云肯定还是要推向符合当时思想和实际的封建制度,而非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资本主义等制度,那都是不切实际的。人的群体认知和接受能力有限,超出了它,贸然推向新政,那就是自取灭亡。
皇帝的权力忽大忽小,但与天下利益团体为敌的时候,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人人反抗起来。所以,罗昭云不敢太过急于求成,还是稳扎稳打,先统一,再改革,使得大华富强起来,一点点解放百姓的思想枷锁。
长孙无忌、褚遂良、长孙炽、杜如晦、高孝基、辛公义等人,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本机构的任务完成情况,罗昭云一边听着,一边核对材料、奏折等,将目前朝廷人口、户籍、粮草储备、兵甲、马匹、灾荒人数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都是国之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事,看似繁杂与枯燥,但这些如果安排妥当,没有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