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计划,是不是张轩的手笔?”
张质一听,心中一动,说道:“正是,却不知道其中有什么问题?”
罗汝才淡淡一笑,说道:“是一个好计划,一个纸上谈兵的好计划,却不知道兵势如水,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比如他因为左良玉在九江,安庆,就制定大军从扬州渡江,却不想官军乘船,从上游到下游,何其之速,千里江陵一日还。左良玉在九江,于在扬州,相差不过一两日水程而已。稍稍一慢,就会被人堵在扬州,到时候想渡江,就难如登天了。”
如果张轩在这里,定然是一身冷汗。
张轩之所以制定这个计划,不过是绝对清军下江南,几乎非常轻松,自然觉得能复制清军当初的战绩,却不知道时势不同,可用于当时,却不可用于如今。
当时多铎下南京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左良玉大军南下,黄得功被调过去打左良玉了。江北的兵力几乎调空了,有这个大空档,清军自然长驱直入了。与其说,清军是攻下江南,还不如说南明开门揖盗。
罗汝才并不知道这一段发生在将来的历史,但是以他敏锐的战略眼光,看出来张轩的计划不行,此刻官军各部或有私心,但还没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南京又是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