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临淮城那边打得怎么样再说吧。”
不过马士英心中还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黄得功快来了。
从临淮县到凤阳府外城东门,一路官道。这些官道虽然年久失修,但还是比走在荒野之中舒服多了。
可以说是大军从临淮向凤阳府最好走的道路了。
但是如今这一条路,却并不好走。
杨绳祖带着万余精骑左右张开,好像是一只雄鹰张开双臂一样,气势凛凛,不可一世。虽然没有下达命令,但是每一个人的眼中都带着轻蔑之色。特别是杨绳祖部。
而郑鸿逵却感到大事不妙。
这并不是说郑鸿逵有未卜先知之能。而是实在是他有自知之明。
首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郑鸿逵因为路振飞的信任,不过三十余岁,就压在这些本地军官之上,他们能服气才怪了。
当然了,服气是一回事,路振飞宁可让郑鸿逵过来担任主将,也不愿意信任麾下的将士,淮安军的实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路振飞眼中,郑鸿逵再怎说,也是将门出身。跟着郑芝龙打过仗,武艺也过得去。但是淮安军那些人,就不用说了。
郑鸿逵现在也是这样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