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按照往年的旧例,上缴税银子便是了,收税收少了,却一定要按照往年的成例上缴。
为什么账册之上,每一年的户口数目都变化不大,甚至是一模一样,因为这个数目对应着是上缴数目,万万不能变动的,对官僚来说,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变化本身了。
政治体制崩溃到这个地方,甚至说大明实行的是包税制了,每一个地方官承担一地的税收,中央收走的是有限的,而地方征收的却是各自分润。
更不要说明万历之后,白银的大量涌入,某一程度上来说,白银贬值了。国初的数百万两白银,与明末的数百万两白银价值上要相差太多了。
这种情况之下,还有很多清官免税,自称收到该收的之后,剩下的不收税,却不知道是真不收,还是下面收的没有朝廷的分。
张轩这声大笑,不仅仅笑大明朝廷,也是笑他自己。
明知道,大明已经烂到什么样子了,还想从这里找到一些帮助。难道他来后湖黄册库,就是看南京城中不知道值几文钱的抄手,写得这些东西吗?真是刻舟求剑。却不知道时与事移,如果放在洪武年间,能得到着黄册库,自然大有用处。不过反过来想,如果这黄册库还能大有用处,黄册与实际相照应的话,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