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说问道:“郑将军可有高见?”
“高见不敢当。”郑芝龙说道:“却有愚见,我听左良玉书信之中,种种砌词,显然是缓兵之计,我觉得左良玉有大动作?”
“果然高见。”罗汝才说道:“张轩已经下了饶州城,不日北上,安庆,池州。袁时中已经围庐州城,不日从北岸进攻安庆一带,这明显是一个大包围圈,而左良玉如果连这个都看不出来,他就不是左良玉了。”
“左良玉一定在酝酿一个大动作。”
杨承祖想了想说道:“如此说来,左良玉所做之事,无非攻守。”
“不管是江北之军,还是江西之军都是偏师而已,真正能支撑大局的,就是此地的十二万大军在,而左良玉军队绝对不少于我们。如果他孤注一掷,与我决战,我军大败之后,即便上左右两军顺利进军,也不过是个个击破而已,如此官军之困,就可以解决了。”
罗汝才心中微微一愣,暗道:“我没有想到这一点。”他背心微微见汗。
的确,这是一个问题
大战之中,各种事务纷乱无比,要抓住关键。而曹营与官军这一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其实在主力决战。
事情都有两面性,罗汝才两路齐飞,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