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的问题。但是让他们等死,却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默默等候着不知道时候时候,必然来临的死亡,还不能躲避,这会将人折磨疯的。
更不要说,长沙城墙之上的明军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都是已经吃过一场败仗的士卒。
很多逃跑过一次的士卒,就没有了心理负担,对他们来说,逃跑一次之后,再逃跑三次四次,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他们如何能承担的住。
随着夏军的火炮越发密集,城头的士卒越发动摇。
马士英也知道这一点,他尽量将大量士卒都安置在城墙内部的藏兵洞之中,等需要的时候,将士卒快速的调上城头。不过,即便如此也要在城头之上安置一定的人手,防止夏军的突然袭击。
这种单方面挨打的情况,士气肉眼可见的衰落。
马士英不得不命令城头的炮火反击。
这种反击更多是徒劳无功的。
首先长沙城的火炮,数量上,质量上都比不过夏军的,而且明军炮火的目标也不同,夏军炮火的目标是这一段城墙,面积非常大,即便数准头并不是太准的,但很多时候还是可以蒙中。
但是明军想要击中炮台,就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