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换姓避祸,甚至有一些还被张轩抓住关了起来,准备送往南京,而朱容藩乃是其中唯一一个向张轩输诚的。
张轩固然了解到朱容藩品行不好,在太平年间,不过一市井无赖而已,在他套入左良玉军中的时候,左良玉军中很多将领都不喜欢他,也说明了问题所在。
但是为了招降纳叛的总体战略,作为第一个投靠大夏的大明宗室子弟,即便为了表面大夏没有将前朝宗室斩尽杀绝的意思,也要重用他。
只是,兵权什么的,朱容藩想都不要想,张轩通秉吏部之后,任命他为长沙知府。
现在的情况,夏军大规模聚集长沙,张轩幕府之中的姚启圣等人也都在长沙,朱容藩手头的权力有限的很,就好像是附郭县相差不大。他索性跟在张轩的身边,想在张轩身边卖好。张轩也觉得容纳一个明朝宗室的官员,政治意义上也比较好。
虽然朱元璋的藩王政策并没有支撑起大明朝廷,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在大明大厦将倾的时候,有不少大明宗室子弟还起身反抗的。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很多程度上来说,是他们根本无路可退。
如果大明宗室大批量投诚,会减轻很多反抗能力,反正大明宗室也不是都有骨气的。比如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