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推而广之,佛祖菩萨,是否也在某一玄妙层面,以某一种因果善恶,对待如自己这般的佛门修士?这种大逆不道的诛心之论,在二十一世纪受过教育的悟虚,虽不敢多想,不敢深思,但却禁不住有所惶恐彷徨。
有此种种心结,乃至衍生之种种,悟虚心难安,神不定。而佛门修行,最重心性。这才是真正的佛心道基不稳,真正的走火入魔!
悟虚惶恐,悟虚彷徨,悟虚一时无法。他带着一身沾染来的阴森之气,犹如恍恍然之丧家之犬,飞至人烟罕至的山峰,飞至烟波浩渺的湖泊,盘腿跏趺而坐,结印却难入定。到了最后,悟虚忍不住起了心思,要飞至东瀛扶桑,找那莲花生大士的化身,无生大师,请教一番;甚至于,不说请教,直接再度观想幽冥阴间,摄取寂灭那些已然存在的无边阴气即可。海沧沧,浪滔滔,身不由己之下,总好过自己去亲手造下杀孽的好。悟虚转飞东海,心中不无无奈和狭促地想着。。。。。。
偏偏海上风疾,偏偏有海螺的呜呜声传来。悟虚恍然惊醒!自己不是还有观世音菩萨赐下的海音螺么?那海音螺,乃是观世音菩萨于无数娑婆世界中所有的一处道场,自成一界,其中众生具足,虽有诸如山川河流、语言文字等万千不同,但善恶因果总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