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也从原先的名贵变得便宜起来,没办法,纸张的价格在大宋并不算高,书本价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先雕版印刷的成本过于高昂。
但现在不同了,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印刷书籍变成廉价高效的事情,知识的传播就这样变得更加迅速和普及,有了物质基础,赵祯打算提高全民的识字率,尤其是东京城的识字率,这对大宋来说的意义很大。
千字文被印刷的最多最火,可赵祯失算了,老百姓谁没闲工夫跑去学认字?
再说东京城的人家有一半都是识字的,大户人家即使帮工和护院不识字,这又有什么关系?
而小户人家整日为生计忙的不可开交,谁还有功夫去学认字?
赵祯此时才明白,消灭文盲在古代是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估计自己这代人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却可以从下一代开始,大人不识字没关系,反正你能养家糊口了,那孩子送去学堂识字总是可以的吧?
东京城中的私塾官学有不少,而且国子监自从三舍生的充选被取消后就一只不太受关注,赵祯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国子监打造成大宋的教育局……
东京城的所有私塾和官学都将受到国子监的管理,并且私塾和官学按照规模进行合并,这样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