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那些商贾打算在大同府开设榷场?”赵祯稍稍想了一下便转头对蔡伯俙问道。
蔡伯俙满脸堆笑的说道:“这不是大同府位置好嘛,联通西北两地,要是在这里开设榷场,并让商贾进来自有买卖,对我大宋有百利而无一害啊!官家应允否?”
赵祯挥了挥手道:“这是还要经过朝中相公商议,毕竟大同府乃是西北险要之地,开设榷场一事重大,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怕是朝中的官员也会同意吧?”
蔡伯俙点头道:“是的,毕竟在这里开设榷场,辽朝和党项的商人便会前来,单单是关税和商税两项便能给国库带来相当多的收支。钱多了自然也就好办事了……”
赵祯点了点头,这话没错,朝中的官员有不少都对国库的收入喜闻乐见,国库的钱越多,他们的日子也就越好过,名垂青史固然重要,但俸禄的提升也关乎每个人。
“也罢,丁谓定然是支持的,夏竦也会同意,剩下的人便好办了,至于庞籍……朕打算调遣他到北京路来,朝中也只有他最合适了。”
蔡伯俙连连点头,庞籍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官家每每委以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的要职都给了他,北京路的安抚使自然也没问题,官家需要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