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就是后勤,负责三司的包拯和蔡伯俙两人担当了非常重要的任务,供给大军的后勤,让狄青后顾无忧,而这次负责监军的文臣已久是毛遂自荐的夏竦,对于他这个看清实务的人赵祯很欣赏,因为他当了监军之后不会出现掣肘将帅的事情出现。
赵祯从燕云之战便能瞧见夏竦的聪明,他不是一个糊涂人,大军得胜他这个监军功不可没,只要配合好狄青,便什么事情都没有,坐等功劳掉到自己的头上何乐而不为?
主帅的问题不同讨论,如今大宋的将才虽然不少,但帅才只有狄青可堪大用,将门如曹家子弟,杨家子弟作为军中将才已经足以,再加上后起之秀的种家,已经完全有能力撑起大宋将领的职责。
这些人中不乏有许多名将,杨怀玉便是其一,种世衡虽然上了岁数,但他的弟弟种世材也是不错,再加上他家在军中的小将种谔也算是后继有人。
赵祯一直想打破将门对大宋武将的垄断,但他不得不承认,将门子弟的素质确实要高于寻常百姓家,狄青这样的例外少之又少,只能通过时间来发现更多。
武将的挑选任命都是由赵祯与狄青两人讨论得出的,这些人选得到了文臣们的一致赞同,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治军颇严,人品名声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