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辽朝,那赵祯必须要保证大宋西北之地的安全,所以他才会先灭西夏,而不是因为西夏国小,容易进攻,这是伐辽的必需步骤,不得不进行。
当西夏的使者进入北京城后,赵祯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西夏人显然打算议和,议和的目的也很简单不愿与大宋为敌,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
这都是表面文章,赵祯知晓西夏的兵力,五十万人,足足五十万的军队,又是在西夏的土地上作战,怎么可能与大宋没有一战之力,可是西夏处处躲避,即便是大宋推进至了西平府,西夏依旧不愿与大宋正面交锋。
显然这是在隐藏实力,从李元昊开始到现在的没藏讹庞,两人都在打着休养生息绝地反击的打算。
赵祯在乾宇殿郑重的召见了西夏的使者,使者的话不多,递交国书后道:“大宋皇帝陛下,我大夏皇帝为免两国将士厮杀,百姓涂炭,愿自去国号,帝号,以大宋为尊,愿党项与大宋和睦为邻,各罢刀兵!”
赵祯打开国书,显然这样文辞工整,下笔有力的文章不是一个未满一岁的孩子能写出来的,但它却代表着西夏的一国之君,毕竟国书的最后盖着大夏皇帝神宝。
国书中的内容和使者说的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用华丽的辞藻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