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正朔朝会一旦结束,所有官员都将回到自己的公衙办差,若非有皇帝的传奏,一般的官员根本没有机会留身奏事,只有两府相公才能申请留身奏事,只不过两府相公精明着呢!
他们早就看出了包拯和官家的不对劲,尤其是包拯,这个恪守规矩古板不善变通的三司使,向来按规矩办事,即便是三司在他手中也没有多少开源,所有的开源之法还是蔡伯俙这个驸马给想出来的,但是要说到节流,他包拯真是个“铁公鸡”啊!
既然连他都能同意官家调拨国库存粮增设榷场粮食的旨意,显然其中定有原因,说不得他早已得了官家的密旨……
如此一来自然没有相公会去询问,只需静观其变就好,而这次辽使耶律贾怕是也得不得半点好处,卖粮榷场看似给辽人解了燃眉之急,但那价钱……怕是也不会便宜!
“包相公!这价钱……这价钱……”
三司的衙门之中传出耶律贾不敢相信的惊叫,包拯瞥了一眼耶律贾又看了看眼前的账册皱眉道:“何处不妥啊!为何老夫瞧着合情合理?”
“一千文!这是整整一贯钱多嘞!”
包拯笑了笑,没想到这耶律贾在大宋住的时间长了,连口音也变了,而且……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