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太子储君也不能干涉皇帝的决定,影响朝臣的站队。
历史上的教训可不少,最重要的一点,赵祯知道该何事放手,让儿子独当一面,他可不会把权利牢牢的抓在手中,直到自己死去的时候,才实行权利的过度,如此一来,岂不是把纸上谈兵的赵括送上帝位?
在他看来,这是对大宋的不负责,对百姓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儿子的不负责。
大朝会总是挑选紧要的事情请皇帝示下,剩下来的政务便可回到公衙中处理,有些需要上疏的便上疏皇帝,不必要请示皇帝的便发往中书省,这才是一个帝国正常的政治运转。
赵祯的习惯便是在大朝会的时候处理国事,这样做的效率非常高,如眼下朝廷虽免去了受灾之地的夏税,即便是百姓收获了粮食也不用交税,但可自由买卖。
于是赵祯下旨:“命各地常平仓,赈济仓购进夏粮,朝廷以商税补充各地所费。”
三司使的包拯便开口道:“起奏陛下,商税还未收缴完毕,此时应下若是付给不及,恐有失朝廷之信。”
赵祯微微点头道:“如此便以商税收缴之后,在传旨下去,命有司不得懈怠!”
高丽使团的使者在偏殿门口偷偷观望,他们非常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