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赵祯登极以来,这项政策就从未改变过,培养年轻人是一件相当长远的事情,他们虽然有优点,但就像一枚硬币,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
赵祯利用十几年的时间提拔和打磨新人,而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但话也不能这么说,他们自始自终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光和热”。
只不过赵祯却没有改变大宋的官制,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事之所寄,十亡二三;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高官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而两府相公直接对赵祯负责又互相牵制。
这样,各级官府层次重复,叠床架屋,机构空前庞大。但是,却有利于皇帝直接控制用人大权,他可以随时提拔官阶较低而有才能者担任要职,也可随时撤换无能之辈。
当然,赵祯也对那些无用的官职进行的适当的裁撤。
相比前朝,赵祯可以肯定的说,本朝的官员要普遍比前朝的年轻的多。
所以他们没有在这场冗长的大朝会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