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有钱了,大宋便有钱了,既不能提高税收,又不能强行征税,只能用这个法子,对此包拯这个三司使都赞不绝口,在他看来完全可以把这种事情公开得了,这样一来大宋以后的军费都要找落了,可晏殊极力反对,理由也很简单,他认为这种战争财会促使百姓和官员乃至整个大宋变得好战!
细思恐极,这话是没错的,朝中的官员一下子出了一身冷汗,而包拯立刻调转枪头,开始炮轰这一政策的卑劣,称之为:盗百姓之财,行战争之实,激百姓好战之心,国虽大已不可为!赵祯无奈之下当场“赏了他”三十廷杖,理由也是很简单:大殿之中,前言不搭后语……
国债券这种东西赵祯完全没有胆量去发行,没办法,在百姓和官员看来,大宋乃是天朝上国,天底下最牛逼的王朝,怎么能向普通百姓借钱呢?!这样一来岂不是说大宋朝不行了?
这个时代的人对自己国家的国威看的比生命还重要,赵祯不知是该夸赞这种强烈的爱国心以及傲骨,还是该嗤之以鼻,显然自己的想法在别人的眼中并不一样。
包拯的奏疏已经呈了上来,他非常谨慎的以实际土地面积和预算收益来收买国债券地契,单单是这份谨慎便让赵祯不得佩服,要知道包拯完全不知道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