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平章事的范仲淹自然不可能再做一方大员,而朝中的臣子也是各司其职,连晏殊都是参知政事了,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而且这人必须有才干,听自己的指挥。
所以赵祯就把注意打到了蔡伯俙的身上,他是帝婿,也是外戚,身份较为特殊,但就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导致他并不能获得多高的文资,使用起来极为方便,赵祯即便是给了他一个三司副使但相比包拯这位正使却天差地别。
把他调遣到中京道再好不过,若是朝臣提出异议,赵祯也有理由,他蔡伯俙的才干难道世人看不出来?还不是他外戚的身份阻挡了他前进?
否则以他和皇帝的关系,以为大宋赚的钱,怎么说也早已是个三司使了,官价也不会是个正五品的朝奉大夫了。
..
对于朝臣们来说,蔡伯俙是谁都可以教训一下的人,毕竟他是外戚,并不会有权利不可控制的一面,大宋对外戚的看管可谓是极为严苛的,这一点谁都知道。
拍了拍蔡伯俙的肩膀,这货抖了一下,赵祯笑眯眯的说道:“朕可是对你寄予厚望的,中京道地大物博,人口杂居,其中问题颇多,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矛盾,也会落得外人口舌。”
蔡伯俙干咽了一下口水:“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