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才,只能从这些死东西上入手,有人说他木讷不善于言辞,而赵祯知道,张舟就是他要找的人才。
他的战术理论超前,甚至到了军武院的讲师都不明白的程度,以至于大声斥责他写的一塌糊涂,但赵祯却看到了之后战争的趋势和形态。
随着大宋火器的越来越犀利,一种全新的作战体系需要建立起来,而张舟无疑是其中的第一人。
赵祯一开始的时候并未着急,而是在耐性等待和考察,他要看看,这个外表冰冷的年轻人到底实力如何,所有认识张舟的人都说他是冷面人。
面无表情,目光也大多数的时候游离天外,不知他在想什么,仿佛是在发呆,这种感觉让人难以忍受,即便是和你说话也是冷着一张脸,仿佛欠他八百贯似得!
这样的人赵祯偏偏还比较信任,因为他极少被外物所动,他所在意的只有他的火器,而这些火器只能由大宋提供,指挥火器的权利只能由赵祯赐予。
把臼炮安装在水师战船上即使张舟的主意,在他看来,若是臼炮这种攻城“大杀器”没有机动性基本上就是在浪费,在对赵祯的奏疏中他写的很清楚:“盖国鼎之器,用之必善,臼炮破城利器也,但途中耗费甚巨,攻城之战以速致先机,火炮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