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人根深蒂固的认为,他们是吃了不读书,不识字的亏,所以契丹人在建立辽朝后便开始学习汉家文化了,而这也是草原民族的本能。
总认为汉家王朝能长久和持续的道理是因为儒家的文化传承,而事实上,这东西有时候却是一个巨大的枷锁,一个禁锢人的东西,当然这一点也只有统治者明白。
赵祯发现,现在自己情愿去读也不愿去读,即便是没有被改的面目全非,可依旧是礼大于天。
而这东西对皇权的尊重完全不能与相比,统治者当然会选择了。
不过同样也存在另一个极端,包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他眼中国家比皇帝重要,为了江山社稷,怒怼皇帝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即便是被帝王斥责,也是一种荣耀。
柳永自然不会在呼伦贝尔城中推行这种儒学,现在的呼伦贝尔城需要的是礼法,秩序,上下尊卑,俯首称臣才是这里所需要的。
那儒家的礼法自然是最好的东西,宣扬礼法的最好工具也就是书院。
在北面的城墙拔地而起的时候,柳永就在城中最好的位置上画出一大片的地区,这里要作为书院,并且是草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