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持弓射箭,怕是那箭到不了一百五十步外,更谈不上准头。韦祐成苦笑,不敢作声。
太子的眼光向右侧的申国公望去,王克明道:“臣能一箭灭一香头,一弓三箭臣做不到,至于一箭灭十香头不可能做得到,江安义怎么在这个场合说大话?不对,除非……”
王克明突然想到什么,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焕出笑意。
“除非什么,申国公快告诉孤王。”
“太子殿下,稍安勿躁,拭目以待。”
这时,江安义已经挑选好了弓和箭。弓是二石弓,要两百多斤的力气才能拉满,众人见江安义的力气不小,稍稍安了点心。箭选用的是三叉箭,式样与普通箭相似,但箭头呈扁平状,中间突出,两侧沿展成弧,战时用来切断缆绳等物。
安跋看似粗豪,其实心细如发。到香炉处看了看有没有做手脚,又亲自将十根香分散地插在炉中,以免呈一条直线被一箭穿透。做完这些,安跋回到江安义身边,示意江安义可以开射。
江安义挺身而出并非简单地头脑发热,不顾后果。一来当时安跋气焰嚣张,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二来江安义自觉能够一箭灭掉三枚香头,当然是灭掉而不是射掉,至于是三枚还是十枚,其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