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动手扎彩灯。四岁的儿子提着柚灯来到书房,引起了周存处的注意,唤醒儿时记忆:母亲会挑选大而匀称的红柚,将顶上的皮平平切去,小心地用刀将柚皮和瓤控空,将整个柚皮剥成薄而均匀的皮筒。上沿用绳吊起,再将顶部的皮挖出小孔,安放只蜡烛上去,一盏漂亮的小柚灯便制成了。母亲手巧,会在柚皮上雕出花草树木的图案,让整个柚灯看起来美化美奂,儿时自己提着柚灯走街串巷,没少收获称赞。
周存处灵光闪动,有了个一举数得的好主意。上街买了百余斤红柚,挑选品相好的,让母亲带着家中仆妇挖出柚灯,专门请来画师在柚皮上画出图案,小心地雕好,选了两盏最好的,兴冲冲地坐轿給太子送来。
向太子献上柚灯,切不可像江安义那般直接,予人口舌,周存处在轿中早已盘算好怎样开口。大郑立国以来讲求仁孝,自己以母亲的名义向太子献灯,是臣子、百姓对天子、太子的敬意;讨了太子的欢心,拉近了与太子间的距离,对仕途有利;再央告太子給予一块入场牌,以示自己的孝心,名声这东西是靠做出来的;上元灯节能带父母观灯既是自己的孝心又是自己的荣耀,和众人谈起也可以显示自己与太子之间的亲近。
一切构想得妥妥的,不料却遭江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