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供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手段显得更加温和。
大家也都互相体面。
之所以在这么大的事上,显得如此急切,想来他也是犹豫了很久。
大宋的宗亲不争气啊,赵士褭一把年纪了,还天天为他们操心。
赵桓打开了文官的札子,没看几页就重重的摔了出去。
他大声的喝问道:“这帮文臣一天到晚就知道酸酸酸!”
“我家李清照吃他们家的醋了还是咋地了!天天龙漦、夔魖、穷妖的,屁话不老少!干点实事啊!山海关的粮草到现在都没补上,这是准备把朕饿死在关外吗!”
“官家消消气,消消气,山海关的粮草快到了,宇文相公和李太宰办事,陆少卿盯着呢,耽误几天而已。”赵英赶忙端了杯茶水,给官家顺顺气。
赵桓气急败坏的坐在案牍之前,忿忿的说道:“岳飞老是说朕对文臣有偏见!他让朕一碗水端平。这怎么端得平!”
“你看看文臣这帮人,天天没事就骂朕,现在又骂着朕的人!一天到晚倒酸水,札子写的晦涩难懂也就罢了,连个标点都没有!一天到晚正事没有,感情领着俸禄就是骂朕来了是吧!”
赵桓怎么能对文臣没偏见?换哪个皇帝也得有偏见,这头军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