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已经被调为了枢密副使,远离了岳家军团,但是柘皋战役中,大宋大获全胜。
但是因为宋军身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导致体力消耗巨大,因此即使柘皋战役大胜,也未能全歼溃不成军的金兵。
赵构正是在柘皋战役大捷,大宋节节胜利的情况下,选择了和金人议和,这个操作,赵桓实属没看懂。
同样,现在的大宋也面对了这样的窘境,赵桓在辽阳打了一场歼灭战,意图全歼辽阳金军。
可是金人渡河之后,上马直接开溜,岳飞也只能看着金人骑卒踩出来的烟尘,无可奈何。
大宋缺马、缺铁,导致的战略被动是综合性的,赵桓不断的改良着大宋的这两种窘境,不管是驰道还是军马场,还是在上京路的种种政策,都在补齐这两个短板。
而板甲的出现,是补上这两种窘境的一块补丁罢了。
大宋缺甲,五营百副小全甲的窘境,是在赵佶登基二十六年,武备松持导致,之前的大宋的披甲率还是极为优秀。
大宋闹钱荒,赵佶觉得铠甲放着也是浪费,好多甲胄被熔铸为钱。
这是赵佶的误国。
大宋缺甲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不管是锁子甲还是鳞甲、札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