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总计约为一万万两千九百三十六万银元。”李纲略带几分小心的说完了这个收入。
赵英眼睛珠子一转,笑呵呵的说道:“国帑现在是真的富了,结算都不用铜钱,改为银元了,阔气呀!当初河东路常平仓那两千万贯……”
李纲比划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用眼神瞟了眼官家的神情,示意赵英闭嘴。
赵英猛的捂住了嘴巴看着官家出神的盯着大驾玉轳的窗外。
官家怎么了?国帑收入在水患和水疫之下还有如此高的收入,怎么官家还是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
赵桓看着窗外汴京百姓们的安然,眼神中却带着几分疲劳。
印经院的来龙去脉,赵桓早就查的清清楚楚,也早就研究过了,其实就是一桩典型的户部侍郎挖大宋朝廷墙角的故事。
而印经院并非孤例,李纲当初作为兵部侍郎掌管军器监的时候,就曾扑买掉了军器监的很多将作。
而这个名叫王奇的官僚,现任是大宋朝的枢密院副使。
毕竟赵桓已然成功登基,并且大宋越来越有中兴之态,哪怕是接连大灾,但是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足。那这位当初的户部侍郎,现在的枢密副使,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枢密使、知枢密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