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走上了正轨,完全无碍。
可是把军器监交出去,交给谁?成了个问题。
“官家,您且稍后,进入作坊带上掩鼻之物,作坊内火气重。”李纲看着直挺挺准备进去的赵桓说道。
而种师道自然不是第一次来这作坊内,他从袖子里拿出了掩鼻的罩子,扣在了鼻子上,只留下个眼睛,摇着车走进了作坊内。
赵桓心中讶异,这北宋的作坊都有了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了?
他顺应的带上了掩鼻的方巾,走进了工坊之内,看到了劳作的工匠,这地方是锻造短兵器的地方,人丁稀少。
赵桓扫了两眼,打造的多是厨具和农具。至于刀剑这些短兵器,只看到了三四个匠人在铁毡上敲打着。
大大的淬火池也是活水,取自城内河流,缓缓流入流出。对于这种情况,他的目光看向了李纲。
“官家,短兵现在不适用了。不管是辽国,还是西夏,亦或者现在的金国,都是披甲在身,剑、刀这样的短兵,不再适合战阵使用了。现在战场都是长柄枪或者锤,这样才能有效的杀伤敌人。”李纲立刻闻弦而知雅意。
“哦。”赵桓信步往前走着,整个短兵作坊很快就参观完了,走进了下一处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