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的污名?
赵桓之所以迟迟没有说话,就是在思 考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太原城短暂停留,把自己心中预想的东西搞出来,到那时,种师道肯定知道该怎么做。
那赵桓这个皇帝,就是收复失地,心怀百姓的仁君。
而种师道就成为了大同府灭于瘟疫的罪魁祸首。
大臣不背黑锅!那还是大臣!
忠臣不背黑锅,那还是忠臣吗!
对,没错就是这样!
一个帝王,就应该腹黑,就应该如此!
一个帝王,如果没有点权谋之术,那还是帝王?
自己让种师道背个黑锅而已。
这口锅,哪有晁错的黑锅大?哪里有霍光背的黑锅大?哪里有李林甫背的黑锅大?哪里有童贯背的黑锅大?哪里有严嵩背的黑锅大?
古代的忠臣,不都是拿来卖的吗?
奸臣一个个滑不溜秋,能抓到他们吗?
“朕要好好思 量一下,这大同府攻克之道。种少保早些休息。这英才录,这种家遗录,还有这大宋新兵制,晚些也没什么。”
“真的没什么。”赵桓说着,就走下了大驾玉辂的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