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能占不少的便宜,过去不愿意让藩属国,占了便宜,也就未曾理会。官家这次我们理会大理国吗?”
【历史事件提醒:段正严,字和誉。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万一,盖势之所趋如水之就下,回狂障决不可得矣。】
【他被宋徽宗册封了国王以后,稍微改变了一些高氏专国的局面,兢兢业业的经略国家,因为改良了与到大宋的关系,被评为大理头等明君。】
连个相门都控制不了,还好意思 说自己的是头等明君?
按照这个标准,赵桓觉得自己可以安安稳稳的躺着了。未来肯定会被宋代史学家夸成千年少有了。
赵桓稍微考虑了一下,说道:“太宰以为怎样合适?”
李纲显然心中已经有了些答案,他立刻说道:“臣以为还是不册封的好,现在的大理国王是太上皇册封的上柱国,官家贸然册封,就要给他加一级。加无可加,晾着就行。”
“这次大理使节带来了金银、罗绮、珍宝、犀象数以万计,牛马遍点苍。按制也是要十倍还礼。”
“臣以为既然不册封,这回礼也就算了吧。十倍返还,咱大宋国库都要抽一半还礼,不划算。”李纲知道前面说错话了,这会儿赶紧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