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制,每人一个七品官,然后其他几个人,都是教头,从九品,负责在洞庭湖替朕训练水师。如果杨钦不愿意,那就跟着钟子昂在牢里关着吧。”赵桓告诉了李纲他的决定。
他对这群走投无路,不得不起事的百姓是有偏爱的,但是朝堂的法度不能乱。
封两个七品的官,已经是赵桓能够拿出最大的官爵了。
他们无功而受禄,在往上升,那对不起在边地舍生忘死的军卒了。
所以,赵桓授予的是旧官职,都是小到不能小的官,对于新军爵,那是赵桓把控军队最为重要的手段,无功不可授。
这也是种师道在交给赵桓新兵制的时候,反复强调,告诉赵桓,这个兵制的注意事项。
李纲俯首说道:“臣领命,杨钦不同意也会同意的。”
赵桓犹豫的说道:“这事你和宇文虚中说说,让他和沈从合计一下,把皇城司的察子派过去一点盯着。”
他之所以犹豫,是他手里的军队,不兴监军那一套,不管是哪个部队,赵桓都没有派监军的习惯。
但是现在这群人是反贼,还是派点察子过去监察着,没事做做思 想工作,这样更稳妥一些。
“臣领旨。”李纲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