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准备这次会盟,管仲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他以齐桓公的名义先后遣使通知宋、陈、卫、郑、许、曹六国国君,请求六国国君届时务必临首止莅盟。
六国国君也让使者带话,保证一定会亲临。
这些都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他们这次共同声援姬郑的会盟,期间顺便还是要帮申生洗刷一下冤屈的,毕竟齐桓公已经答应了晋国使者要帮助申生去除恶名。
盟会的时候在诸侯面前提一下,总比分别遣使到其他国家要省时省力的多。
讲道理,这种事,申生可以亲自到场,也可以不到场,都没关系。
像调停诸侯间的纷争,当事诸侯都可以不到场,比如齐僖公调停郑国与宋国、卫国之间的争斗,郑国向齐僖公表示不会再拿东门之役说事,齐僖公会宋、卫两国国君时把这个事一说,宋、卫两国国君闻之也愿意和郑国和解,然后调停成功,自始至终,郑国没有一人露面。
这种列国间的大事尚且如此,更别谈申生这种小事,说实话,为申生除去弑父恶名,也就是齐桓公一句话的事。
但问题是,管仲想让申生到场,申生的这档子事看似不大,和诸侯共同声援姬郑比起来差之太远。
但是申生若能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