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粮食,他就想办法去购买;要更多粮食,他就让流民开垦土地。
完成了如此多实事,迪米特里大主教在辉格堡的穷人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威望。每到祈祷日,晨光教会的教堂内外都能挤满了人。别家教会论声势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虽然来的都是些没啥脑子的贱民和泛信徒,可晨光之神洛山达对此也深表满意,并为之降下些神恩。毕竟人多看着也高兴嘛。
只有隐藏心思,一人独处时,迪米特里阁下才会暗自啜泣——我确实是个叛逆,还是个勾结恶魔的危险叛逆。可我也不晓得自己为毛会变成现在这样呀。
为了向外人解释自己的行为,迪米特里不得不将自己包装成一个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一心只想为大众谋福利的独行者。他布道是经常说
“我不需要被所有人理解,但终究会有人理解我的。”
说的多好呀,被收容的流民每每感动的痛哭流涕,破产的农夫恨不能为大主教去死,酒馆的吟游诗人都开始给他编写赞歌。只有贵族在暗中嗤笑他的不自量力。
因为按照常理,每收容一个贫民都意味着巨大的花销,收容多了绝对亏本。一旦亏本撑不下去,那些贫民就要翻脸——没人想到大主教背后还站在个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