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怨,反是外力压迫,应当同心,大明朝的几位星君、星官皆不是易与之辈,自当联手协力。
想到这里,朱珪思 绪微断,开口答道,“和大人说的是极。自后世京师封山测试一来,陆陆续续已有几十万人得见道门神 韵,聆听大道之音。徐徐登仙路上,其中千姿百态,人心尽现,倒是把后世进学的一些弊端显露无疑。当然,地壮星官无需多心,后世教育功远大于过,此乃公论。”
严武点点头,在座的除了一些九十年代过来的官员,全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无论学识还是人品,都远远超过之前是普通人的自己,现在事情涉及到四朝甚是五朝、六朝的政令颁布规划,他明智地选择了带着耳朵听听就好。自己的位置很清晰,跟着老爷就好,下面的事情自然有人管,哪朝哪代的聪明人都多得是。
“现如今,后世进学的情况是,虽然将读书认字进行了全面的深入普及,但是在高端人才的培育方面,教育其实已经和现实脱节了,这才造成某些行业人才严重过剩,大家都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而有些行业却人才凋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朱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算是对和珅的一种呼应。
“朱大人说的是。虽说后世都是学生自愿报考,自主选择,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