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为买行首一笑,豪掷千金也是常事。相比较来说,张正书这点挥霍,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但问题是,对那些泥腿子这般好,管家张通心中还是有膈应的,觉得十分不爽。
“亏?什么亏了?”
张正书还没从攀科技树的设想中回过神来,随口反问了一句。
“小官人,你算算这笔帐啊,种甚么,这千亩田地,一月能入几钱?那些佃户,你给如此高的工钱,这还不亏?”管家张通算过了这笔帐,心疼地说道,“千亩田地,一年收入不过五千余贯,除去夏秋两税,加耗,只余三千余贯。折合一月,不过二百五十贯钱。若是一户佃户有三、四人上工,岂不是要给六、七贯?这岂能不亏?”
不得不说,管家张通的计算还是很好的,按照他的这个计算,张正书这做法不但没有赚头,反而要亏很多钱。
怪不得那些佃户火急火燎要重新签租契了,摆明了是要占便宜啊!
但是,现在说谁占谁的便宜,还太早了点。
租契上写明了,如果有出工不出力的行为,则酌情扣减工酬,甚至只是“忙时”,才另外雇人的。真正做工的,也不过是那四、五十个青壮罢了。当然,若日后张正书鼓搞出了水力纺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