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一个划算啊!
张正书有点意外,这不是报纸的标准样式吗?他还考虑到这时候是毛笔字体,特意把尺寸报得更大了些。
“当然是做‘新闻’啊!”
张正书奇怪地看着这书铺掌柜,难道他不知道这是“小报”吗?
“‘小报’么?可是‘小报’哪有这般大的?”
这书铺掌柜有点无奈了,他拿出了今日才刚刚付印的“小报”出来,递给了张正书看,说道:“小官人,这才是‘小报’啊……”
看到这传说中的“小报”,张正书的眼珠子差点没惊掉一地。
原来,这个算什么“小报”啊,明明不就是一本奏则吗!原来,这“小报”的样式,确实出乎了张正书的意料。像奏折一般大小的小本,是折叠在一起的,摊开后,正是一本奏折的形式。怪不得北宋的“小报”这么“猖獗”,屡禁不止,原来人家打着奏章的虎皮,扯起了旗帜啊!这让朝廷怎么禁绝嘛,你禁了这个东西之后,官员要上奏折,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销量决定市场的宋朝,一旦“小报”被禁止了,那奏章用纸说不定真的就没有得卖了。
再加上“小报”需求量大,利润颇高,朝廷想要禁绝,还是太难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