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时候,文人就算是上蹿下跳也没用了,武人注定要崛起了……”
张正书虽然知道武人崛起也不是什么好事,看看清末军阀割据就知道了,不过是隋末、唐末之类的翻版而已。但武人崛起,起码能平衡文武,不至于彻底崇文抑武。这样的话,说不定北宋还有救。
要是文官知道张正书心中还憋着这股坏水,那肯定是要不顾一切把他干掉的。可惜,没有谁看得出来。
殊不知,资本一旦成型,肯定会遭来觊觎的。到时候,大宋想不打仗都不可能了。一打仗,武人就不可能压得住——看看北宋中期的狄青,不就是因为军功卓绝,一路平步青云,最后做到枢密使吗?
一个狄青,就饱受文官集团倾轧;但如果有数个狄青呢,怎么打压?武人集团一旦形成,那对不起,文官也打压不了了。更何况张正书使了坏,跟赵煦透露了怎么收武将的心——办一个大宋版本的军校就行了。只要武人集团形成,军校肯定会提上议程的。
“就看赵煦有没有命等到那会了……”
一想到赵煦的短命和宋徽宗赵佶要上台,张正书就一阵头疼,文青不是病,但文青做皇帝绝对是种病。在短短一瞬间,张正书就想了很多。这个也是他深思熟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