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一下大宋这个时候,除了酒楼瓦舍,谁敢轻言一天能赚到百贯钱?这可不是营业额,而是纯利润!就算是樊楼,一天的纯利润也不过是数百贯而已,而且这里面的酒钱、美妓的赏钱起码占了七成。
在宋朝这时候,赚钱其实不难,但只是相对于张正书来说而已。他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把大棚蔬菜的技术推广出去。中国人都是这样的,无利不起早。这可以说是聪明,但这只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张正书知道,想要苦口婆心推广种田技术,那基本不可能。
要知道,中国农民是很保守的,哪怕到了后世,你跟一个农民推广新技术,他都会半信半疑,最后还是选择了老路。没有人带头,没看到实际的利益,中国农民不会改掉他们的耕种习惯。因为土地产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命根子。一旦改掉耕种习惯,反而欠收了,这亏空谁给他们补?一家人,是不是就要这样饿死?所以,不怪他们“有眼无珠”,这都是出于生存的谨慎罢了。
张正书之所以敢这么玩,一下子就用千亩田地来做试验,是因为“大桶张家”有钱,亏得起。换句话说,就是容错率很高,跟穷苦的农户不一样。这时候的农民,容错率基本为零,抵御天灾的能力基本为零。一场洪水,一次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