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临行前,张元路过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
可以说,张元并非是一个天生反骨的人,去国离乡也是经过一番激烈思想斗争的。只不过他持才傲物,认为自己的才干远高于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辈。他要竭力证明自己比这些庸臣厉害,为此,不惜叛宋投夏。当年张仪由楚奔秦的悲愤,和范睢由魏去秦的无助,大抵也是如此了。
得到了张元相助的李元昊,犹如打了鸡血一样。
不仅大败宋军,还把辽国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要不是西夏的基础实在太差,人口太少,说不定西夏都能反攻中原!
也正是因为这样,宋朝嘉佑二年,宋朝取消了科举殿试中的末尾淘汰制度,对进了殿试的人一律录取了。这个办法是尽量防止再出现文人叛逃为敌所用之事,一如张元一样给宋朝带来了莫大的伤害。
事实上,这也是宋朝文人在作死。
这个文人模样的党项人也是感慨,如果不是宋朝文人的“神助攻”,说不得西夏现在都还是不敢反。就算是反了,也要被打回原形。
“宋朝啊,宋朝……”
这个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