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老板,总不能对自己的手下那么苛刻。要是像明朝朱家一样吝啬,臣子都没有一点以身殉国的觉悟,倒是挖墙角挖得很起劲。以史为鉴,张正书自然不会亏待了这些工匠,他还要靠着这些工匠赚钱的,还要靠这些工匠改变宋朝的。
“小官人,老汉能有甚么要求啊,只要能在作坊里做工就成了!”
老刘工匠其实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哪怕是做营造匠,也没有一月十贯钱这个收入。这就是中国人的狡猾之处了,说话从来不直来直去的,要拐弯抹角表达自己的意思。明明就是很满意,却不敢说得太直白,而要说“有工做就行了”。在水泥作坊里做工,就能一个月有十贯钱,这等好事从哪来找?
张正书也听出了后面的意思,也没有再问了。
要知道,十贯钱的月薪,在汴梁城中也是属于“高收入”了。
就算是一个县令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几十贯钱,还得分区域。大县的县令,一个月能有五十多贯的俸禄;但是一个小县,县令能有三十贯已经算不错了,但通常只有二十贯左右。能赶上做官的一半钱,甚至比胥吏还要高得多,老刘工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对一个单位不满,无非是两点,一是老板的工钱没给够,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