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文人是很虚伪的,表面上视金钱如粪土,但实际上却和有钱人往来甚是密切。很多士大夫,都遣家人去做买卖,甚至为了避嫌,掌柜的还是远房到不能再远房的亲戚。生意往来,那些士大夫又怎么可能“冰清玉洁”,丝毫不沾金钱那“阿堵之物”呢?
张正书培养来财成为一个掌柜,其实也和那些士大夫的做法差不多。当然,这不是张正书在扮矜持,不想亲自出面管理,而是他真的分身乏术。作为一个统筹者,如果事事亲躬,那张正书累死都不行。
一个好汉都需要三个人帮才行,更别说要建立起数十个,甚至是数百个工厂了。培养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事。这样的话,张正书就算不枉到宋朝走一遭了。因为,人总是会老去的;什么工厂也只是一时的;唯有建立工厂以强国的思想,才是永恒的。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张正书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水中楼阁,镜花水月。
而要把思想传承下去,就得培养人才。唯有人才,才可以把思想传承。
当然,现在的宋朝人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不过没关系,张正书会让办工厂,办作坊变成一件赚钱的事。只要赚钱了,肯定会有人继续把工厂办下去的。工厂办下去了,技术也会一直流传下去。甚至会因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