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张正书的印刷作坊也建立起来了,根本不需要他印报纸了。眼瞅着一大笔细水长流的生意不见了,换个人也会不爽。但由于勤卷堂有了张正书新研发出来的铅活字印刷术,印刷速度是普通书坊的三倍以上,以至于汴梁城中新开的报纸都找上了勤卷堂,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而且让勤卷堂陈掌柜发不起火的是,张正书的油墨、纸张都是从他这里进货的。就连技校用的课本,也是勤卷堂印刷的。而且,勤卷堂的书架上,也出售技校用的课本。张正书并不打算敝帚自珍,这些基础性的书籍,如果能让大宋的子民都学会了,那绝对是一件幸事。
更重要的是,这些书籍若没有一个专门的老师教授,估计除了农学一书以外,其他都没有人学得会。所以,即便在勤卷堂上架了,也少有人问津。不过这也没事,反正张正书也不认为宋人会钻研这种“奇技淫巧”。那些宋朝秀才,都削尖了脑袋想往科学一途钻,能静得下心来研究科学的,少之又少。可能只有像沈括这种兴趣浓厚,还有一定空闲时间的官员才会钻研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力量也是国力高低的体现,可惜宋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整个中国古代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人都不多。想想也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