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书,“这个行当虽然赚得多,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一旦海上有风暴,触礁甚么的,可能就船毁人亡了。稍有不慎,就是人财两失。张老弟,不是我说,你可要慎重!这海贸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你只一艘船,那也还好,便是亏本,也亏不了太多。一艘船加上货物,不是亲自出海的话,即便船毁人亡那也不打紧,也不过是几万贯钱的事。可若是十余艘船一同出事,那就不得了。便是我石家,也会心疼甚久……”
张正书哪里不知道,这驾船出海,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要不然,这出海之人也不会敬那么多保佑航行平安的神祇了。事实上,哪怕在宋朝这时候航行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可一样没有后世的天气预报,不知道海上什么时候有台风之类的灾害,船毁人亡的概率还是不小的。
即便是近岸航行也好,一样容易触礁。像后世打捞起来的宋船沉船,触礁沉没的也不少。
为什么绝大部分中国人宁愿苦哈哈在土地里刨食,也不肯出海?原因之一,就是出海的风险太大了,稍有差池就是人船俱毁,这是很多中国人不能接受的。好端端的一个劳动力,就这么没了。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像疍家人那样,除了出海谋生就没有别的生路以外,谁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