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成熟期基本相同,也是一个利好的因素。只要注意间隔问题,留下足够的空间让棉花生长,打多点棉花是非常可能的。因为大豆和棉花的生长高度和株密度都相似,不利于通风光照。解决了光照问题,其实这两者是最好的互补。
当然,这个间种的法子在后世不受待见,是因为后世有人工合成的氮肥,自然不需要用到大豆了。再加上棉花种得密一些,也能种多一些,打多一些棉花。农民都是会算数的,省下来的那点氮肥钱,恐怕都没有把亏的钱给赚回来。于是,间种大豆的法子自然就不流行了。
可在大宋,大豆的根瘤,就是最有效,也是最好的氮肥,张正书哪里舍得放弃?
把种子种下后,等大豆和棉花破土而出,再过得十几天,就可以撤开茅棚了。
到时候,只需要精心打理,这棉花丰收就不是问题。
了却了心愿之后,张正书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前几日系统提醒,在元符二年黄河将会再次决口,决口的地点会是在内黄口。内黄口在哪呢?张正书只知道是在开封的东北方,也是黄河的东流。当然,这东流在后世是没有的了。不仅仅是元符二年,在接下来的元符三年,黄河会再次决口。
这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