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贫寒,命途多舛。未及冠,遭父毋之丧,将下葬时,家中牛忽然走失不知所在。陶寻牛途中遇一地师,言前方见一牛眠山污中,如安葬亲属,可位极人臣。地师言毕忽隐身而走,陶侃葬于是处。后周访果为刺史,声名显赫于宁、益二州。陶侃后人之中,有陶渊明者,最为出名……”
张正书明白了,原来是陶渊明的祖先啊!
当然了,张正书也怀疑这种典故,是陶家后人故意散布出去的,好宣扬他们陶家是天定发家的。
在儒家天人感应的理念下,这种玄乎其玄的传闻是很有市场的。儒家自然不信鬼神,但是对风水却笃信不疑。特别是晋朝,还有谈玄这么一说。风水理念,其实就是晋朝时的郭璞创立的。到了唐朝,由杨筠松补充完整。“既然知晓此典故,认得牛眠地,你还不认输?”
那秀才嚣张地叫唤了起来,模样甚是讨打。
郭骞却好整以暇,不疾不徐地说道“贫道为何要认输?牛眠地的典故是典故,但此地绝非牛眠地!”
那秀才脸色有些慌乱,强作镇定地说道“呔,你这牛鼻子道人,胆敢出此言?!此地形似牛眠之态,如何不是牛眠地了?”
郭骞淡淡地说道“依照形态而分,乃是风水上的‘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