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嘛,向来是厚古薄今的,所以这秀才出言不逊也就能理解了。
但你有牢骚,你可以对你的好友说啊,你在大庭广众说,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么?
可不,这秀才在茶肆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想要负气而走,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这秀才又犹豫了。
众人也不再理会这秀才,大抵上也都知道这秀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哪里知道小老百姓的苦处啊!也就是王安石定了基调,青苗法也好,差役法也好,都是有照顾一下百姓的。虽然,王安石的本质都是剥削百姓然后充实国库。
好嘛,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安石被怼得生活不能自理了,黯然下台。章惇接过大旗后,痛改前非,居然比王安石那会风评好得多。
当然了,改革有利有弊,自然还是有的地方痛恨熙宁变法的。
只是在汴梁城,乃至开封府地界,官吏们都不敢太过分,这才让熙宁变法好了那么点。
听着走夫贩卒们的“高谈阔论”,那秀才脸上羞怒交集,却也不敢随意插嘴了。
雨,还是淅沥沥地下着。
过了两刻钟后,才慢慢地小了。
在景明坊,京华报社里,张正书也在小楼上看着那雨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