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点,别把自己给坑了。张正书信不过赵煦,这些皇帝的节操早就没了,坑你简直是没商量的。如果赵煦没得选的话,他会做什么选择?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了,张正书不过是一个商贾子罢了,值得赵煦冒那么大的政治风险去保他吗?
所以,张正书为了保住“京华报社”,他决定陈述利害,跟赵煦摊牌,表明自己的本事。
没办法,被逼到这一步了,张正书也顾不得韬光养晦了。
事实上,张正书也没办法韬光养晦了。要知道,棉花成熟在即,等棉花大行其道的时候,张正书的本事也就公诸于众了。与其被人发现张正书的本事,不如张正书直接对赵煦摊牌。张正书有信心,只要他有价值,赵煦就算冒着政治风险也会保住他的。
政治虽然是妥协的艺术,但是牵扯到了利益,那就复杂很多了。
谁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谁都不想损失,特别是皇帝,他若是知道张正书能对大宋有莫大的好处,舍得让张正书被整垮吗?
虽然宋朝的皇帝看似没啥话语权,下个圣旨都要给一干文官审来审去的,窝囊至极。但其实只要皇帝想保住一个人,天底下就没人能动得了他的。无他,就是因为宋朝皇帝手中有着太多底牌了。别说皇城司、